(原文刊登於FB粉專)
本系列是為大人準備的睡前良伴,每篇閱讀時間約2分15秒,讓你與稅法一拍即合!
萬聖節也要繳稅?
2021/10/29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不給糖就搗蛋的萬聖節,也是美國父母最喜歡機會教育稅法運作的重要節日。美國的父母會充當政府對孩子課徵Halloween Parent Tax,大致有兩種課稅方式:
所得稅式:小朋友挨家挨戶搜集到的糖果,爸媽可以強制拿走10%(%數會因通貨膨脹和物價指數成長而調漲,每年調漲幅度無法預想)。
消費稅式:小朋友不只是挨家挨戶搜集糖果,還要等到吃糖果時,每吃10顆糖,爸媽可以強制拿走1顆(%數會因通貨膨脹和物價指數成長而調漲,每年調漲幅度無法預想)。也許,這可以讓孩子打消吃糖果的念頭,改選擇儲蓄(儲存糖果可以禦冬),而父母最好再準備頒布一則每存下10顆糖果可以免做一次家事的行政命令,同時教導孩子儲蓄會有投資收益以及糖果做為流通貨幣的正確觀念。
For大人們,如果想對消費稅有進一步的了解,可以看這裡。
除了Halloween Parent Tax,萬聖節免不了也要討論一下Candy Tax ,別誤會了,Candy Tax並非獨立的稅種,而是各州營業稅中的一個種類。為了減輕人民每次消費時的稅務負擔,多數的州對購買雜貨(groceries)類例如蛋、奶、麵包等或其他必需品不是採取直接免稅就是調降稅率,但是「糖果」屬於食品雜貨類嗎?這個認定因各州而異,以Illinois來說,如果糖果成分中摻雜麵粉,會被認定為食品類而可享有1%較低的稅率,像是Twizzlers、Twix。反之,如果沒有加入麵粉,就是一般的糖果,繳的是6.25%的稅率,像是Hershey、Reese’s,兩者足足差了6倍,下次在美國採買糖果時不妨翻到背面看看成份有沒有麵粉,有看有差。
#祝大家萬聖節快樂
#Cosplay一整天
遺產稅大小事
2021/11/18
🛌聯邦遺產稅的起源
美國現代版的所得稅誕生於1913年,在那個年代(和現在這個年代沒有不一樣)貧富差距造成財富分配不均,社會普遍瀰漫著打倒財閥的呼聲,一些比較著名的事例包括:洛克斐勒所創立的標準石油公司因為非法壟斷市場被視為工業主義走上歧途的開端、J.P. Morgan和其他銀行所擁有的資產已遠超過22個州加起來財產估值的總量、老羅斯福公開發表演說譴責那些賺取不公不義錢財的人們。
不過最後真正催生遺產稅的應該還是1914年美國迎來了世界第一次大戰,1916年美國通過了一項稅法法案,將所得稅和營業稅提高(特別針對那些富有的人),並開徵了現代版的遺產稅,目的是從有錢人那吸取稅收,因為他們是最有能力負擔的群體,據說當時前1%的有錢人就貢獻了高達80%的稅收。即便如此,增加的稅收仍舊無法支持戰爭龐大的支出,因此政府開始發行國債,老一輩買公債的經驗大概就是從那來的。
For大人們,如果想對所得稅開徵的歷史背景有進一步的了解,可以看這裡。
🛌遺產稅的正反之爭:#ParisHiltonTax vs #DeathTax
是否徵收遺產稅這個議題從未在政治角力中缺席,支持者稱遺產稅為「Paris Hilton Tax」並非沒有道理,多數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看看Paris Hilton竟然成為稅法字典📖中的一詞),當這些財富因繼承而移轉給下一代時,對國家的稅收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至於反對者稱遺產稅為「Death Tax」僅僅是他們認為死亡和稅是避不了的兩件事,但其實國稅局有提供每人一個數字還算蠻高的終身稅務扣抵額(Lifetime Unified Tax Credit),以2021年來說,只要遺產加上生前贈與出去的財產不超過11.7 million,就沒有遺產稅的問題,所以有時支持課徵遺產稅的人們會回擊反對的人對他們說你們多慮了。
你是支持派還是反對派呢?
#遺產稅大小事
#班傑明富蘭克林
贈與稅大小事
2021/11/26
🎁聯邦贈與稅的起源
我們在上次的稅前故事中談到美國開始課徵遺產稅的理由主要有兩點:(1)要解決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2)戰爭需要稅收來支撐,可是贈與稅呢?是不是也是因為國家需要收入必須再多徵收一項新稅種?
這種說法對也不對,正確來講,自從開徵遺產稅後,聰明的人民自然會選擇在生前把財產都移轉出去,國稅局為了防堵如此明顯避稅的手段,在1924年制定了贈與稅,雖然2年後贈與稅馬上被廢止,但在1932年旋即光榮回歸!所以我們說贈與稅的課徵是為了增加稅收,不如說贈與稅是為了國稅局避免失去遺產稅而不得不創的制度。
然後,立法者利用以下的方式誘導人民好好繳稅:
- 贈與稅的稅率設定為遺產稅的75%
- 一旦看到生前移轉財產需要負擔的稅負「有打折」,人民便有動機加速財產的移轉,進而遵循繳交贈與稅的遊戲規則
也因此,當時有學者把繳交贈與稅與預付遺產稅兩件事情畫上等號。
🎁收到別人贈送的禮物需不需要計入所得稅中的「收入」?
這是另一個常見有關贈與的問題。
還記得IRC第61條一開始就說,所得稅的「總收入」除了有明文排除外,基本上包括所有收到的錢或財產,不管來源如何。所以如果我們在家裡的鋼琴中不小心發現前屋主留下的紙鈔,也要誠實申報!
可是在後面的第102條中,IRC又說收入不包括受贈來的財產,這是為什麼呢?先試想下面這個情境:
A在麵包店打工賺了一些錢,回到家發現暖氣壞掉,便找了B前來修理。修好後,A把自己賺來的錢分了一點給B,做為修理暖氣的報酬。這個例子再常見也不過,但有沒有發現A賺的錢要繳稅,移轉到B身上時又要再繳一次!那是因為A、B兩人都有提供勞務賺取收入。
那今天換成A把賺來的錢送給B呢?由於B僅僅只是接受,沒有提供勞務,所以國稅局認為所得稅制下,應該只能有一層所得稅的剝削,因此明文規定「總收入」不包括受贈來的財產。
這當然是眾多解釋中的一種,但應該也是最合理的解釋了。
For大人們,如果對贈與節稅有興趣,可以看這裡。
#贈與稅大小事
#財產移轉稅和所得稅不一樣
#祝大家血拚愉快
稅法快問快答-培養你的一流「稅感」
2021/12/04
是的,我們除了語感、法感、流感、還有最新最夯的稅感。話不多說,馬上進入今天的10題快問快答精選環節,看看你能成功答對幾題🏆
1️⃣ Form 1040為什麼要叫「1040」?
👉:看這裡。
2️⃣ 為何要訂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兩種不同的扣除方式?
👉:看這裡。
3️⃣ 標準扣除額和個人免稅額(TCJA後暫無免稅額)在國稅局的眼中,分別扮演怎樣的角色?
👉:看這裡。
4️⃣ 資本利得為什麼比薪資收入來得誘人?
👉:看這裡。
5️⃣ 除了所得稅,還有哪些常見的課稅方式?
👉:財富稅看這裡。消費稅看這裡。
6️⃣ 為什麼稅務折舊需要比財會折舊來得快?
👉:看這裡。
7️⃣ 懂得對收入來源進行分類有什麼好處?
👉:看這裡。
8️⃣ SECA為什麼要先算92.35%?
👉:看這裡。
9️⃣ 所得稅的「所得」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這裡。
🔟有效稅率和邊際稅率差在哪?
👉:看這裡。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稅法小秘密,敬請期待下回快問快答,我們下次見。
#稅法好好玩
#魔鬼藏在細節裡
#細節藏在文章裡
個人所得稅Top Rate背後的意涵
2021/12/11
1個月前,IRS公布了2022年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仍舊維持在37%的水準,拜登所提議的39.6%並沒有成真。8年前,眾議院領袖保羅˙萊恩(Paul Ryan)也曾倡議為了降低美國赤字和支應美國開支,應把最高稅率調降為25%,成為繼1929年安德魯˙梅隆(Andrew W. Mellon)財政部長時代以來第二低的最高稅率(1922年最高稅率還高達73%,1929年就直墜24%)。
當然,不可否認稅務政策是一項複雜且艱鉅的工程,個人所得稅Top Rate必須搭配時空背景、稅率級距、其他稅種等互動機制一起體驗,但若那樣一本書也不夠篇幅。我們這裡就先簡單討論Top Rate調升和調降的幾個理由。
🎢Top Rate必須上升啊
縮小貧富差距
個人所得稅採累進稅制,有人說如果稅制不夠累進(傾斜)就不能達到財富重分配的效果,因此調高最高稅率可以把稅金拿來資助公共事業、救助低收入戶。經濟上,當低收入者可以負擔更多的商品時,高收入者的消費實力也將被削弱,財富和經濟不平等的情形理應得到緩解。
增加國家稅收
按照財政部的預估,如果現行最高稅率37%攀升到39.6%,未來的五年內將為美國政府賺進132 billion的稅收。這些增加的稅收會投入特定的政府計畫或彌補從其他地方減少的稅收,譬如拜登說會用於 #AmericanFamiliesPlan,歐巴馬說會用來填補從中產階級和大學生那失去的稅賦。
🎢Top Rate必須下降啊
英雄無用武之地
根據統計資料,本應會適用到最高稅率的有錢人其實根本就用不到TCJA前的39.6%或TCJA後的37%,因為他們大多數的收入都是來自股利、資本利得、穿透實體收入,非一般性的薪資所得,而這些來源所得所享有的稅率可比薪資所得優惠多了。
設個公司來避稅
若公司所得稅率低於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公司有可能成為納稅義務人避稅的工具。
假設公司所得稅率為X%,資本利得稅率Y%,公司賺進100元,分發給股東之前,公司要先繳X元的所得稅,稅後盈餘100-X元,股東拿到之後,要繳個(100-X)* Y%元的稅款,如果(公司+個人所得稅)/100小於個人所得稅Top Rate,不就等於可以設個公司來避稅。因此,個人所得稅Top Rate若設定太高就易產生此種情形。
所以說,以後每次遇到新的最高稅率提案出爐時,應該都有機會看到政治人物對以上幾點的爭辯,只是Top Rate若每過幾年就往上飛或往下掉,會不會 #像極了雲霄飛車?
For大人們,如果想了解個人所得稅的入門算法,可以看這裡。